首页

上官娴公主黄金

时间:2025-05-26 00:11:17 作者:话剧《燕食记》用食物编织情感网络勾勒粤港百年风云 浏览量:66417

  中新网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 应妮)“一蔬一饭见天地,一味一情写人生”。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话剧《燕食记》日前在京首演。这部以岭南饮食文化为脉络的作品,凭借对原著精神的悉心挖掘、年轻化戏剧表达的创新探索,以及对匠人精神与传承情怀的细腻诠释,重新编织了岭南饮食文化记忆的经纬。

话剧《燕食记》剧照。 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

  根据作家葛亮同名小说改编的该剧,动人之处在于用食物编织起最朴素却真诚的情感网络。荣贻生在美食大赛最后的选择藏着严师背后的舐犊之情;陈五举与戴凤行在灶台前切磋厨艺的默契,是比爱情更深厚的知己之交;慧姑对贻生的关爱和守护,饱含了重情重义的坚守;茶楼里跑堂伙计与茶客间的寒暄,都浸润着街坊邻里间的温热人情味。结尾处多重时空下的师徒对话,更奏出一曲饱含暖意的时代回响,也让观众在蒸汽氤氲中看见自己——那些被快节奏生活稀释的爱情、邻里情、师徒情,都在舞台上的一炒一熬间,重新熬煮出浓郁的回甘。

话剧《燕食记》剧照。 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

  面对原著庞杂且个性鲜明的角色体系,在编剧精简为30余个核心人物的改编后,15位演员以“丝滑换装+声线重塑”实现“一人千面”:前一幕还是清末茶楼里拖长腔吆喝的跑堂,转身便化作西装革履的现代食客,通过手势习惯与方言口音的精准切换,演员们“一赶多”演绎的茶客众生相,在碎片化场景中拼贴出完整的时代群像。30余个核心人物的演绎,让原著故事线得以相对完整地保留,让观众充分体会粤港百年变迁。

  以“90后”导演张肖为核心的年轻主创团队,以原著中的“美食大赛”作为全剧框架,巧妙填充进人物成长的脉络,让厚重的故事在插叙结构和幽默叙事中展开,呈现出张弛有度的节奏和轻盈的整体观感。美食大赛上,熟悉的TVB综艺感节目片场,4K即时拍摄技术精准捕捉演员面部表情细节,多媒体动画直观呈现原著中菜品的色香味,沉浸式观感令观众大呼过瘾。

话剧《燕食记》剧照。 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

  作家葛亮表示,话剧《燕食记》的改编让他“如见故人”,不仅看到文字脱离书本活色生香地呈现于舞台上,还给自己提供了新的视角,感谢剧组用这样的方式让这些“亲人”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

  据悉,该剧首轮演出将持续至5月25日。(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习近平会见主要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

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会议专门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强调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完善监测手段,提高预警精准度,强化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

三叠纪大灭绝后陆地生态如何复苏?1.9亿年前“渝州生物群”揭秘

习近平主席指出,匈牙利是最早承认并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两国传统友谊源远流长。近年来,中匈关系始终保持高水平发展。中方愿同匈方继续做彼此信赖、合作共赢的好朋友、好伙伴。

加沙地带停火谈判取得进展 巴各派别将在莫斯科会谈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流域是维护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和中国西北部大环境生态平衡的重要水体;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保障东部农业区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是高原生物基因库,国际候鸟迁徙通道重要节点;是中国内流区完整水循环水生态过程的典型区域,形成了特有的“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链。

中国驻欧盟使团和驻比利时使馆“欢送”欧洲青年学生赴华留学

郑板桥有一名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宗先生的学术耕耘虽然没有草长莺飞、花木葱茏的繁茂景象,一个个精心培植的奇珍异果却具有别处难觅的异彩和芳香。他的一些看似信手拈来的文字,不仅充盈着渊博知识和独到感悟,洋溢着诗情画意和审美情趣,还蕴涵着深厚学理和真知灼见。正如《质朴无华——记美学家宗白华》一文所赞叹:“读宗老的美学著作,未必就如散步那般轻松,然而确又能唤起人们始于足下的游兴。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凝练、深邃、明澈如诗意的美。他总是写到恰到好处可以发人意会辄戛然而止,宛觉烟云之中有无限的丘壑在焉,确有一种‘丘壑美’。”(载1982年11月25日《文艺报》)

中国警方向美国遣返1名美籍红通逃犯

“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史为鉴,察往知来。”江西省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江右文库》编纂委员会副主编傅云表示,《江右文库》是江西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献整理与研究出版工程,是对秦汉以来至清末江西学者著述进行系统收集、整理、研究的大型丛书。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